当感觉房屋所有权遥不可及时的选择

当感觉房屋所有权遥不可及时的选择

当感觉房屋所有权遥不可及时的选择

如果买房变得昂贵、令人沮丧或令人失望,这里有其他可以帮助的置业选择

Sunny Sharma 想留在温哥华。但他担心有一天他和他的妻子 Shilpi 可能不得不搬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外的地方去拥有自己的家。

自从 Sunny 和 Shilpi 从德里搬到加拿大并通过加拿大的快速入境计划成为永久居民后的近两年里,他们一直在经营一家小企业的同时,拼凑出技术方面的初级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在温哥华西区租一套500平方英尺的公寓。

他们正在迅速烧掉来自印度的钱,其中包括自己的积蓄、家庭礼物以及出售汽车和珠宝的收益。感受到巨大的压力,Sunny 意识到,尽管他更喜欢大温哥华地区的雨而不是加拿大其他地区的雪,但在这个西海岸城市拥有房屋的可能性几乎无法克服。忘记很快就有孩子的梦想。

Metro 是无数类似住房故事的发源地——而且这些故事绝不仅限于这个国家的新移民。

每年从大温哥华地区迁出到该省其他地区的卑诗省人比从卑诗省其他地方迁出的人数多一万许多人认为,如果他们打算搬迁,就需要逃离世界上最负担不起的城市之一置业的根源。

Mary Anne Samwald 说,她和她的伴侣为了生存不得不搬到小镇奥利弗,这让她很难过。

梅根·贾米森 (Meagan Jamieson) 和她的丈夫在 2017 年生下第一个孩子并突然失去了出租单元后,几乎在大温哥华地区无家可归。

理查德朱和他的妻子因为住房成本而绝望,他们的名字从体外受精的等候名单上消失了。

马特和克尔斯滕索卡尔斯基希望他们年轻的家庭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并缓解兰利的抵押贷款危机。

从心理上来说,辛勤工作的人被剥夺了在他们渴望称之为家的地方拥有体面住房的机会,会发生什么?

焦虑是常见的。愤怒也是如此。而且,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不足的感觉。

这些酸性感觉在年轻人中尤其强烈。

“他们觉得自己失败了,因为他们无法确保自己的财务基础。这会带来压力,”UBC 人口健康教授 Paul Kershaw 说。

“许多人推迟了历史上让人们幸福的一个基本部分——开始他们的家庭,”克肖说,他七年前创立了 Generation Squeeze,一个致力于代表年轻人倡导的非营利组织。

“有些人也感到愤怒,”克肖说。一些不只是自责的人对许多事情感到敌对:政治家,鼓励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多处住宅的投资者,反对建造附属建筑的独立屋业主,增加需求的富裕新移民,婴儿潮一代更容易购买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尽管 Kershaw 认为许多年长的房主认为 45 岁以下的人往往是懒惰和有权利的,但陪审团没有定论,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年轻人面临的经济现实无疑比前几代人更加严峻。

在 1970 年代,大温哥华地区的房价与工资中位数的比率为 3 比 1。2016 年,由于又一波国内外投资浪潮,这一比率已增至 13 比 1,但仍处于停滞状态。

根据智库 Demographia 的说法,大温哥华地区在 100 个主要大都市中排名第二,是负担不起的城市。香港是名单上唯一一个更糟糕的地方。多伦多排名第六。

这么难的数字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健康?

安格斯·里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今年春天报告说,在 18 至 34 岁的加拿大人中,十分之六的人对他们的住房状况感到“悲惨”。对于 35 到 44 岁之间的 10 个人中的 5 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SFU研究员Andy Yan发现大温哥华地区的工资中位数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中排名第15。Generation Squeeze 的研究表明,自 1980 年以来,BC 省的全职收入下降幅度超过任何省份。现在,25 至 44 岁的居民收入减少了 8,000 至 10,000 加元,经通胀调整后。

大温哥华地区平均房屋的惊人标价为 $1,377,000。BC 省全国的平均价格为 $887,000,正常价格为 $678,000。

关于大温哥华地区的众多揭示统计数据之一是与父母同住的居民比例。为 11%,也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 6% 的两倍。另一个数据显示:大温哥华地区 56% 的居民拥有自己的住宅,而加拿大的平均水平为 62%。

负担不起的住房引发了一股阴暗的情绪 – 温哥华房价

“我不希望我的妻子患上抑郁症。我听过太多关于住在地下室套房的人的恐怖故事,”拥有硕士学位的 Sunny 说。

因此,这对年轻夫妇正在竭尽全力为一套小而明亮的西区公寓买下“绝妙”的景色。他们在不同的公司寻找入门级工作,而 Sunny 正在尝试进口巴斯马蒂大米并将其运送到整个西区

桑尼迷恋温哥华。几年前,他在加拿大考察了各个城市后,说他回到印度并“告诉我的妻子我们要去温哥华。我想在这里度过余生。” 可悲的是,他不确定他们能坚持多久。

桑尼说,即使是在大温哥华郊区购买一套小型公寓,大约需要 40 万美元,“在印度也能买到一套迷人的顶层公寓”。而在多伦多,工资更高。他还从搬到埃德蒙顿的朋友那里听说,花 40 万美元,“你可以买一套三居室或四居室的独立屋。你绝对可以。”

虽然 Sunny 很高兴加拿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你可以爬上阶梯”的精英统治,但工作 15 到 20 年只是为了在 Metro 某处购买一个小公寓的前景正在推迟他们生孩子的计划。“我和我的妻子知道这只会让我们承受更大的压力。”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无数发现自己处于类似海峡的居民已经在大温哥华地区打包了它。

2015 年住在 Abbotsford 期间,Meagan Jamieson 不得不每天通勤 1.5 小时到本拿比 (Burnaby) 从事银行工作。她的丈夫在他的医疗保健办公室每天都有类似的磨难。

当情况突然迫使他们无处可租房时,杰米森说:“当时我们正面临着无家可归的情况——当时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是最糟糕的感觉。”

尽管他们对卑诗省南部情有独钟,但全家还是搬到了艾伯塔省,“那里的房租是一样的,但收入却翻了一番,而且房价只是低陆平原的一小部分。”

这个年轻的家庭现在有了三个孩子,从事类似工作的工资明显更高,并且“过着财务自由的生活。我们租了一个带车库和一个大院子的单户独立屋。我们已经能够还清债务。我丈夫的通勤时间现在是 7 分钟,而现在是 90 分钟。低陆平原很美,但不值得承受经济压力。”

Kershaw 在领导 Generation Squeeze(也被称为 GenSqueeze)的岁月里听过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故事。他承认自己非常想称其为“被搞砸的一代”。

大温哥华地区的天价房价,再加上微薄的工资,“让这里的人们更难觉得自己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报。” 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他们一定做错了什么。

“经济和住房让人们觉得他们一定是搞砸了。事实上,搞砸的是系统。该系统正在导致辛勤工作没有像以前那样得到回报。许多人将其内化为个人失败。”

家庭搁置

克肖说,一个常见的结果是人们因为住房不安全而推迟生育。“今天更难建立你的财务基础。”

“在过去的四年里,这是一个非常显着的变化。”

他说,部分原因是女性越来越注重获得良好的教育和职业。但他们也觉得他们正在违背他们的生物钟。“所以他们最终可能会比他们喜欢的孩子少。”

男性对这种压力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反应。

“许多年轻人觉得他们不是一个很好的养家糊口的人,”克肖说,这呼应了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即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在夫妻中从未消失。“他们觉得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家人,无法提供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东西。”

多伦多的 Richard Chan 和他的妻子肯定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遇到财务困难后回到了加拿大,然后在欧洲和东亚工作。他们曾经非常渴望要孩子。

“我们在政府的体外受精等候名单上,预计要等一年或更长时间——结果在大流行期间接到电话说我们是下一个。可悲的是,我们拒绝了,因为我们认为由于加拿大的住房成本和工作不安全,我们无法养家糊口。”

与此同时,重型设备机械师马特·索卡尔斯基和他的护士妻子克尔斯滕觉得,他们已经不得不住在兰利一条极其繁忙的主干道上,这对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不再是件好事。

也厌倦了通勤期间堵车和沉重的抵押贷款,他们拉起股份,前往温哥华岛帕克斯维尔的一个更大的地方。他们喜欢远足和半农村的生活方式,喜欢人们似乎相处的方式以及更顺畅的上班车程。

Kershaw 说,与此同时,加拿大的宏观经济学正在打击年轻人,他们正在接触“婴儿化”的金融机构课程,这意味着他们是不够的:“成人 101”等课程。

激增的课程表明“年轻人只是没有合适的技能。金融机构并没有说系统已经崩溃。他们只是表现得好像年轻人在银行或投资方面不够聪明。他们表现得好像我们可以教年轻人不要再喝拿铁咖啡或不要吃鳄梨吐司,然后他们就能在温哥华买得起房子——就像(他们的父母)四年前那样。”

最后,在心理层面,许多年轻人只是降低了他们的期望。

Kershaw 说:“解决你可能会失败的焦虑的一种方法是调整球门柱。”

“许多人开始对自己说,‘我不需要那个有白色尖桩篱栅和院子的小房子。我会很高兴有一个小公寓和一个阳台。我不需要车,没关系。你让人们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他们不想要前几代人想要的东西。这其中有一些好事也有坏事。”

老年人也受到影响

受住房危机影响的不仅仅是年轻人。

玛丽·安·萨姆沃尔德 (Mary Ann Samwald) 和她的丈夫在里士满 (Richmond) 的一个非营利性住宅区担任了十年的常驻经理,几年前他们退休了,并意识到他们的房价已经超出了所在城市。

“我们搬到了更实惠的奥利弗镇。我觉得我们是越来越多的住房难民的一部分。“我无法再生活在我长大的城市,我感到悲伤和沮丧。我从未相信我会因无法控制的因素被迫离开温哥华。”

她说她在地铁的女儿和孙子想念她和她的丈夫。反之亦然。

Samwald 的许多朋友 早些时候都被赶出了大温哥华地区。“他们中的一些人搬到了其他省份。但如果我们负担得起,我们都愿意回来。真的感觉各级政府都不在乎。”

她对“主要满足全球富人需求”的开发商、对社会住房缺乏承诺的政客以及对她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坚信不疑的决策者感到愤怒,因为后者加剧了不平等。“我的城市在我脚下卖光了。”

尽管如此,尽管像 Samwalds 等职业生涯后期的人经历了住房问题,但这场危机有可能撕裂年轻一代和老一代。

克肖说,许多年轻人很生气,尤其是对婴儿潮一代。他坚持认为,许多年长的人相信,“我工作真的很努力。我做出了如此出色的决定。要是年轻人像我们一样工作就好了。”

Kershaw 说,需要一个真正自信的年轻人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文化暗示:“既然你住在父母家里,你只想让妈妈为你做饭和洗衣服。”

随着老年人吹嘘他们仅仅从“好时机的彩票”中获得的住房利润——以及对气候变化和政府赤字的贡献——克肖担心他们“没有看到他们被卷入了一个有点像蚕食未来。”

当被问及他是否有调查数据显示 45 岁以上的人认为年轻一代更懒惰且消费过于自由时,克肖说,如果一家民意调查公司调查这种跨代人的态度会很有用。

安格斯里德研究所 2018 年对大温哥华地区居民的调查可能接近回答部分问题。调查发现,大温哥华地区五分之四的房主希望看到房价保持不变或下降,部分原因是他们担心市场之外的年轻人的困境。

毫无疑问,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在住房危机上存在一些紧张和误解,但安格斯·里德发现婴儿潮一代并不是主要目标。这家非营利性民意调查组织最近发现,许多加拿大人认为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金”和“投资房地产市场的富人”。

更不用说被动的政客了。随着大流行的结束,Insights West 本周发现,对于不列颠哥伦比亚人来说,住房负担不起问题再次跃升为第一大问题。只有12% 的卑诗省人认为维多利亚州在住房方面做得很好,自去年 6 月以来下降了 16 个百分点。

Generation Squeeze 是努力确保负担能力成为首要问题的人之一。“我们只是不希望房价再上涨,”克肖说。

“这听起来并没有那么有争议。但这个国家没有一个政府真正大声说出来。”

与此同时,像 Sunny 和 Shilpi Sharma 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会考虑很多天文价格。但他们通常不觉得他们能做多少,除了有一天投票给那些表现出勇敢领导力的政客。

像许多人一样,这对夫妇主要致力于改变他们的个人目标,同时追求更赚钱的工作。如果结果证明 Sunny 和 Shilpi 负担不起大温哥华地区的费用,也许他们会跟随其他人搬到安大略省或艾伯塔省的一个城市。

既然他们有幸受到加拿大的欢迎,Sunny 明确表示他们将努力工作,以某种方式在这个国家拥有一个家

文章来源:Provice News